免费发布信息
创优目录:楚博网站目录 » 资讯 » 行业资讯 » 考试资讯 » 最新资讯 » 文章详细

2015桂林理工大学录取查询zj.glut.edu.cn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639次 发布时间:2015-07-08

2015桂林理工大学录取查询入口

2015桂林理工大学录取查询入口

2015桂林理工大学录取查询http://zj.glut.edu.cn/1、 材料学学科
    材料学学科于2001年评为广西区级重点学科。材料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二级学科,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为研究范围。我院材料学科近年来,特别是成为重点学科后,加大了建设力度,取得了较大发展,成为广西区材料教学与研究开发的主要基地之一。目前在职教学、研究及实验人员41人,其中教授10人(博导3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人。在研项目20多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多篇。
  结合材料学科前沿发展和学院的具有情况,我们确立了以超细晶材料、材料微结构与性能、材料合成与性能几个研究方向为重点发展方向,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很多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甚至国际先进、领先水平。
  超细晶材料的制备方面,以纳米粉体原料的制备理论及技术,包括粉体的表面化学、粉体赋存状态研究的合成原理及技术、无缺陷(低缺陷)陶瓷的制备理论及技术等为研究重点,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70-100纳米的WC-Co复合原料制备技术及用其制成的亚微晶硬质合金属国内首创;研制的高强六方双锥(等积形)刚玉粉硬度达2400-2900kg/mm2 ,是迄今刚玉最高报道值;用燃烧合成法制备出了A12O3-ZrO2 复相陶瓷,具有好的耐火度和耐浸蚀性,已投入实际应用。
 
2、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
    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学科是我校最早建立的学科,也是地矿类学科群中的主干学科。1995年被确定为广西第一批重点学科。自“六·五”以来,承担了广西和全国乃至国际合作的各类研究课题。获得过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各级奖项。在有色多金属大型矿床的成矿规律、华南隐伏花岗岩及隐伏矿床的综合预测理论与找矿方法、花岗岩体构造侵位机制与岩浆动力学研究、显微构造与组构学、区域构造与成矿构造、构造地球化学与成矿地球化学等领域已经形成特色与优势,部分处于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水平。
    本学科现有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两个本科专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地质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矿产普查与勘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和地球化学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与中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院校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有专职教师36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1人;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3人。
本学科建设的整体目标是:以广西地质和矿产资源预测、勘查、评价和开发为立足点,参与国内重要成矿区带的科研竞争,跟踪国际先进的成矿理论与预测技术,能对地质和资源预测、勘查等起带动和辐射作用,并努力成为广西高层次地学人才培养的基地。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成矿规律与隐伏矿床预测、矿产资源综合评价、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花岗岩构造与成矿动力学、现代构造解析与成矿构造、成矿地球化学与构造地球化学。
 
3、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勘查技术与工程)是学院最早建立的重点学科之一。本学科的主要对象是矿产资源、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及相关的地质地理环境。它涵盖应用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化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勘查工程等学科及相关专业。自1996年以来,本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攻关项目7项,原地矿部、有色金属总公司专项基金项目11项,其它科研项目60项。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各类科技进步奖10余项。
本学科发展整体目标是:依托广西独具特色的国土资源与生态环境背景,以资源、环境为纲,以地球系统学科和系统方法为经,以"地质-经济-社会"的复杂关系为纬,建成一个在矿产资源及水资源勘查,基础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能适应国家和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跟踪学科前沿,达到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对广西的资源勘查、工程勘察起带动和辐射作用,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省(区)级重点教学与科研基地。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围绕中国西部(重点在广西)资源、环境和生态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学问题,推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为广西资源开发与管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已初步形成学科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主要研究方向: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工程。
 
4、环境工程
    我院环境工程学科是广西区第一批获得环境工程硕士点授予权的单位。本学科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9人。1996年来,承担环境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规划、工程设计、环境评价以及环境修复等项目120余项,其中,国家级、国务院各部委及广西科技厅、教育厅等项目60余项,40%的科研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近3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6部,省部级获奖项目20余项,转让或被采用的科研成果20余项,使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及成果在我国和广西区内已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环境工程学科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坚持多学科横向联合,大力发展以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大气环境与污染治理、环境地质等几个方向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形成具有与我国国情尤其是广西地方特色相适应的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与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在应用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开发领域达到广西领先、总体国内先进、部分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培养和造就具有合理人才结构的高水平学术队伍。
    该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大气环境与污染治理、环境地质等。
 
5、市政工程
    市政工程学科是广西高校目前唯一的具有学士、硕士授权点的市政工程类教学单位,本学科专业(给水排水工程)成立于1993年,是在地质学、地球化学、应用化学和土木工程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着宽厚的多学科支撑体系。2003年获得市政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自治区高校重点建设学科。
    自2002年以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高科技计划863项目1项,省部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科技计划等项目37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4项、市科技进步奖2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9项。近三年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现有博士生导师1名,有国家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学科研究在广西区处于先进,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
市政工程学科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当前国际国内注重水环境保护的大好形势下,结合广西地方经济发展和水务工程改革的需要,大力发展市政工程教学和科研工作,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重点开展城市生活饮用水保障技术、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技术、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处置技术等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建立能面向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市政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创建技术研发与工程教育并重的教学研究型学科,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富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联合攻关能力的学术队伍,并在市政工程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教育领域整体上达到国内先进、个别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创建地区知名学科。
    该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城市水务与生态治理工程。
 
6、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学科是我院建立是较早的重要学科,为广西区优质专业,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007年获得广西区重点建设学科,该专业下辖工业与民用建筑、岩土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3个专业方向教研室,以及工程制图、力学、建筑工程检测与试验重点实验室3个相关科室,拥有教师5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4人、讲师1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4人,硕士学位者27人,拥有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的5人,国家二级注册建筑师、结构师的9人,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5人、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师)9人;学科拥有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四个硕士点。
    学科经过多年积累目前形成了结构可靠性评估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研究、土木工程灾害评价理论及防治、土动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工程灾变监测理论与方法等科学研究方向的与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取得多项国内外领先的教学与科研成果,确立了专业发展优势领域;学科还重视学科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资质力量建设,目前拥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单位国家甲级资质证书”、“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单位国家乙级资质证书”、 “桩基动力检测建设部资质证书” “建筑工程设计丙级资质证书”、“测绘工程国家乙级资质证书”;及“规划设计资质单位丙级证书”等六个资质证书;学科具有良好发展平台,目前拥有一个广西区级重点实验室,拥有建筑工程检测与试验中心专用实验大楼(结构大厅一个及附属六层实验楼)面积约4500 m2,拥有国内先进的检测设备,检测仪器涵盖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道路工程、地质工程等方面,可以进行各种关于强度、应力、应变等方向的室内外动态及静态的试验与检测;建立了学术、教学、科研成果专家系统,形成国内有影响的教、研、产梯队。
    学科始终将教书育人放在首要位置,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截止到2007年本学科已培养各类人才2620多名。
7、旅游管理
    我校于1985年率先在广西创建旅游管理专业,1994年第一个在广西招收旅游管理本科生,1993年在广西第一个挂靠资源勘察硕士点招收旅游资源开发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长期以来,旅游管理专业被列为工学院特色专业,现为工学院重点学科,工学院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广西唯一的旅游管理优质专业,旅游市场学为区级精品课程,旅游中心实验室为区级B类重点实验室,校政企研一体化的旅游管理专业办学特色凸显。经过20余年的办学积累,我院旅游管理学术梯队已经成熟,有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11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19人。累计完成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30多项,厅级及社会委托项目80多项,累计到位科研总经费900多万元,累计发表论文700多篇,累计奖项40多项,其中省级奖5项,为广西乃至全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广西高等院校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相关文章

最新收录

商家免费入驻发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