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创优目录:楚博网站目录 » 资讯 » 聚焦关注 » 最新资讯 » 文章详细

北京市将引导高校试点“科普学分制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浏览次数:58次 发布时间:2022-03-19

昨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简称《北京科学素质纲要》)。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十四五”时期,北京将重点开展五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包括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据悉,北京将引导高校开展科普学分制试点,将科普活动与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第二课堂密切结合,支持大学生参与科普活动。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时期,北京聚焦五大重点人群,实施五项提升行动。其中,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旨在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个性化发展。《北京科学素质纲要》提出,本市将加强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的宣传教育,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院士专家进校园行动,将科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融入科学教育当中。同时,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水平,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保护学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和想象力,助力“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加强200余家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建设。
  在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方面,本市将推进科学基础课程建设,鼓励科学家参与教材的编写、教具和实验课程的设计,加强科学素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型实验、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组织开展首都“挑战杯”系列竞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展示推介等活动。
  《北京科学素质纲要》特别提到,引导高校开展科普学分制试点,将科普活动与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第二课堂密切结合,支持大学生参与科普活动。本市还将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建立健全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衔接机制,实施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
  此外,本市把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之一,将实施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据了解,本市将实施智慧助老行动。通过各类媒体、车站、机场、公园、银行、医院、商场等生活场景为老年人提供智慧助老服务。围绕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频事项,组织开展精准多元的科普活动,从科技的日常应用、网络知识、防止诈骗、智能手机使用等角度设计科技培训内容,鼓励科普志愿者进社区、进农村,帮助老年人提升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发挥代际学习作用,“以小协老”提升老年人信息素养。
  本市还将加强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务。组织开展老年人健康宣传周活动,面向老年人开展健康科普教育,推动老年人健康科普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广泛利用媒体资源,传播膳食营养、食品安全、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合理用药、应急处置等知识,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建立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同时,实施银龄科普行动。发挥市老龄协会、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和基层老年协会等组织作用,开发退休科技工作者、党员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等老年人力资源,鼓励其积极参与咨询、智库等方面的工作。壮大老年科技、科普志愿者队伍,组建老专家科普报告团。
  《北京科学素质纲要》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8%左右;到2035年,北京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国际创新型城市同等水平的发展目标。
  亮点
  北京计划实施科幻产业发展扶持计划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北京科学素质纲要》从组织、机制、条件等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确保目标任务落实落地。据悉,“十四五”期间本市将实施6项重点工程,包括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科普智慧提升工程、创新文化发展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科学素质交流合作工程。
  据了解,北京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市、区有关规划,在城市副中心建设和城南行动计划中注重科普场馆建设。开发利用“三城一区”等科技创新主平台科普资源,依托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等建设区域科普中心。同时,开发利用有条件的工业遗产和闲置淘汰生产设施,建设科技博物馆、工业博物馆、安全体验场馆和科普创意园,拓展社会设施资源科普功能。
  此外,本市将实施科幻产业发展扶持计划。《北京科学素质纲要》提出,本市将设立科幻产业发展基金,打造科幻产业集聚区。搭建高水平科幻创作交流平台和产品开发共享平台,推动国内外交流合作,办好中国科幻大会,推动科幻产业人才集聚。举办“北京科幻创意大赛”,支持科幻类小说、动漫、短视频、微电影等形式的作品创作,推动开发融入创意元素和首都文化特色的科幻产品。支持学校开展科幻教育,培养更多优秀科幻人才。
  本市还将建立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应急科普联动机制,拓展应急科普宣传渠道,全面推进应急科普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开展“应急宣传进万家”活动,每年培训社会公众不少于30万人次。组建涵盖领域广、专业素质高的应急科普专家队伍。建设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集团)、北京市综合减灾(安全)示范社区。
  文/本报记者 王斌

相关文章

最新收录

商家免费入驻发布信息